江蘇匯誠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簡
介
中國·江蘇·鎮江
二○一七年一月
江蘇匯誠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簡介
一、企業簡介
江蘇匯誠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是北京國宗元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組建的專業化從事高科技技術開發和中試生產的科技型企業,于2014年5月注冊成立,注冊資本1000萬元。公司核心技術研發團隊由江蘇省引進的國內外高層次人才為主體,進行開放式產學研相結合,主要從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電磁整體復合熔覆高端輥軸制造/再制造、高性能金屬基耐磨復合材料、電磁熔鑄不銹鋼/碳鋼雙金屬復合材料、高端裝備及關鍵零部件制造、模具智能化制造及3D打印技術等領域的技術研發、成果轉化、技術貿易及產業化推廣等業務。在上述領域的研究方面形成了很強的研發能力、中試生產實力和成果轉化推廣能力,經自行研發、優化和應用所完成的科研成果,實現了科研成果產業化。
公司已通過ISO 9001-2008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被江蘇省科技廳和民營科技企業協會認定為“江蘇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和“江蘇省民營科技型企業”。
獲得由南京銀行主辦,江蘇省生產力促進中心承辦的“鑫智力” 杯首屆江蘇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200強” 前“60強”企業。銀行資信等級為AAA級。
所研發的“鑄造包覆層再制造合金鑄鐵軋輥”獲得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認定。
公司憑借雄厚的人才資源與科技實力,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領先的核心技術,已獲11件授權國家發明專利和3件實用新型授權專利及多項成果鑒定,另有已經進入實質審查的20件發明專利,另有20件發明專利正在申報中。
公司擁有電磁整體復合熔鑄制造/再制造、電磁熔鑄不銹鋼/碳鋼雙金屬復合材料、金屬基耐磨復合材料、陶瓷顆粒彌散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ZTA蜂窩陶瓷金屬基耐磨復合材料、CIC硬質合金復合軋輥、組合式多尺度耦合陶瓷硬質合金鑲滲復合磨輥制造/再制造、冶金結合界面銅包鋁復合板-排-棒-線材、大尺寸熔鑄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石墨烯粉體、石墨烯增強鋁基和銅基及鋼基復合材料、石墨烯增強防腐涂料石墨烯散熱漆、金屬和非金屬納米粉體、納米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3D打印金屬和樹脂材料、3D打印金屬和陶瓷及非金屬裝備、微鑄鍛3D打印金屬零部件和軋輥、高端模具智能化制造等30余項國內外先進工藝和高新技術產品,擁有輥軸再制造成套裝備、大尺寸SLA、SLS、3DP、微鑄鍛3D打印金屬、微鑄鍛3D打印金屬-機器人在線銑削、多工位大尺寸微鑄鍛機器人3D打印金屬-機器人在線銑削等3D打印設備;公司上述成果廣泛應用于鋼鐵、冶金、礦山、水泥、火力發電、建材、模具和航空航天及高鐵、汽車等行業,技術水平和使用壽命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國內外空白。
公司在國際上開創了鑄造法整體再制造廢舊軋輥、磨輥和熔鑄法制造大尺寸鋼結硬質合金復合軋輥的新路徑,是目前國內外唯一采用鑄造法對廢舊合金鑄鐵、鑄鋼、鍛鋼軋輥和磨輥進行整體鑄造包覆層再制造修復,國內唯一制造高強韌鍛鋼輥芯復合軋輥和大尺寸熔鑄鋼結硬質合金復合軋輥及高端金屬基/陶瓷耐磨復合材料的企業。
公司在國際上創新性的開發了微鑄鍛3D打印模具及精密復雜部件智能制造/再制造工藝和設備,通過在熔積增材制造過程中進行同步微擠壓和微鍛造加工,在全球首次以一臺設備把金屬鑄造、鍛壓和銑磨拋技術合三為一,實現了3D打印-鑄、鍛、銑、磨、拋一體化,有效的消除了金屬材料內應力和內部缺陷、細化晶粒,提高金屬的致密度和機械性能,打印出具有鍛件性能的高端、優質、大型精密復雜金屬部件,使3D打印金屬材料達到鍛造材料性能指標。全面解決了常規3D打印成本高、可靠性不高、工時長,產品尺寸小,打印不出經久耐用材質的和大型工件的世界性難題。
本工藝打破了3D打印行業存在的最大障礙,開啟了人類實驗室制造大型金屬部件的歷史,并將給全球機械制造業帶來顛覆性創新。
公司在國際上創新性的開發了基于智能化制造的大尺寸高端模具制造/再制造技術,采用七軸工業機器人、數控轉臺和高速銑削、研磨、拋光設備等三大模塊組成,進行在線同步逐層微細智能仿形銑削、磨削和拋光加工,實現了大中型、變批量、精密復雜金屬模具和金屬零部件的低成本、高質量、高精度和高速度制造。解決了等離子增材制造成形部件表面質量差的缺陷,保證了最終成形件精度與力學性能。是智能制造領域的國際前瞻性技術創新。
為了滿足我國航空航天、軍工、高端裝備制造、核電、3D打印、生物醫療、球柵電子封裝、粉末冶金、汽車、輪船、高鐵、模具制造、金屬表面處理、大中型金屬材料企業和高校、科研機構、技工學校、技術培訓機構等進行新材料體系粉末研發、試制及小批量、多品種的高品質球形金屬/合金粉末的生產。公司團隊在綜合目前國內外高性能球形粉末制造工藝和設備優點的基礎上,獨家開發了面向航空航天和教學培訓領域的“特種合金粉末桌面級懸浮式冷坩堝電磁離心霧化制粉設備”,該桌面級電磁離心霧化制粉系統采用小型化設計,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操作更為便捷,可滿足科研試驗需要,開展多品種、小批量高品質球形金屬粉末的研制,最高工作轉速可達20000r/min,且細粉收率顯著提高,實用性強,滿足了高校、科研機構等進行新材料體系粉末試制及小批量、多品種的高品質球形金屬/合金粉末的生產和需要,符合教學培訓系統的要求。該桌面級電磁離心霧化制粉系統可以制備滿足航空航天、核電和高端智能制造行業所需的鈦合金、鈦鋁金屬間化合物、鎳基合金、Ni-Al化合物、Nb合金及其化合物、Mo合金、高強鋼、不銹鋼、鋁合金、銅合金等系列金屬/合金球形粉末,種類廣泛,成分多樣,廣泛應用于粉末冶金、增材制造等領域。
上述各項產品和制備工藝的成功開發,使我國在此領域進入國際先進水平。
公司以自己獨特的、世界領先的材料合成技術,為發展有中國資源特色的金屬基復合材料、高端耐磨材料和新型節能環保產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在世界各國都在提倡低碳經濟的今天,公司研發的廢舊軋輥、磨輥鑄造包覆層和可拆卸組合式鑲套再制造工藝和含金屬基/陶瓷耐磨復合材料將冶金軋輥和耐磨材料的性能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將逐步淘汰行業落后的生產工藝和低端耐磨材料,對環境保護產生立竿見影的積極影響。為提升我國高端軋輥制造/再制造和高端耐磨材料技術水平,降低資源和能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不斷超越,引領世界軋輥材料和軋輥制造技術;引領世界軋輥市場;以世界領先的軋輥制造/再制造技術,卓越的產品性能,為中國和世界的鋼鐵產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高端軋輥產品和技術支撐,是公司永恒的夢想。
二、公司使命
三、公司文化
公司發展戰略:將人才和技術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成為高端復合軋輥制造,廢舊輥軸類產品再制造、高性能金屬基耐磨復合材料和模具智能化制造等領域的領航者。
公司的宗旨: 匯聚英才,誠信為本;開拓進取,共創雙贏。敢為天下先,創世界品牌。
公司的目標:為用戶成就夢想,創造無限的價值。
公司的研發:與世界同步。以卓越的產品性能,為中國制造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產品和技術支撐。
公司的追求:滿足用戶的需求,超越用戶的期望。
公司的愿景:推動中國輥類產品和金屬基耐磨復合材料技術進步,成為卓越的標本、精品的典范、價值的代表!做世界一流的輥類產品和金屬基耐磨復合材料供應商。
公司的核心價值觀:誠信、務實、創新、卓越!追蹤世界領先技術,引領中國輥類產品市場,成就客戶夢想,創造美好環境。
四、公司主要產品或服務
公司專注于高端復合軋輥、磨輥制造,廢舊軋輥、磨輥和輥軸及機械零部件再制造,金屬基/陶瓷耐磨復合材料,金屬基耐蝕復合材料,3D打印、3D冷打印和高端模具智能化制造,廢舊輥軸再制造和智能化模具制造高端裝備及復合軋輥、磨輥關鍵零部件制造等領域的技術研發、成果轉化、技術貿易及產業化推廣和軋輥、磨輥高端制造、廢舊軋輥、磨輥再制造產品、金屬基耐磨復合材料、3D打印零部件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等業務。
目前,公司擁有20件國家授權發明專利,3件國家授權實用新型專利;公司新申請13件發明專利。
序號 |
專利名稱 |
專利號 |
專利類型 |
1 |
層狀金屬復合材料制造工藝及設備 |
ZL200610041353.1 |
發明專利 |
2 |
一種可調式輥軸鑄造成型模具及制造工藝 |
ZL201510157197.4 |
發明專利 |
3 |
一種鍛鋼輥頸無限冷硬高鎳鉻鉬復合軋輥工藝及設備 |
ZL201510768728.3 |
發明專利 |
4 |
一種可循環利用輥芯的復合輥制造工藝及設備 |
ZL201510771147.5 |
發明專利 |
5 |
一種改進型鍛鋼輥頸中鎳鉻鉬合金鑄鐵復合軋輥制造工藝及設備 |
ZL201510771300.4 |
發明專利 |
6 |
一種鍛鋼輥頸中鎳鉻鉬合金鑄鐵復合軋輥制造工藝及設備 |
ZL201510768583.7 |
發明專利 |
7 |
鍛鋼輥頸合金球墨鑄鐵復合軋輥制造工藝及設備 |
ZL201510763005.4 |
發明專利 |
8 |
一種改進型鍛鋼輥頸貝氏體球墨鑄鐵復合軋輥制造工藝及設備 |
ZL201510769173.4 |
發明專利 |
9 |
高性能復合輥軸制造工藝及設備 |
ZL201510763882.1 |
發明專利 |
10 |
一種改進型鍛鋼輥頸高鎳鉻鉬合金鑄鐵復合軋輥制造工藝及設備 |
ZL201510770418.5 |
發明專利 |
11 |
一種TiC高硼低合金高速鋼基鋼結硬質合金的制備方法 |
ZL201410417192.6 |
發明專利 |
12 |
一種TiC耐熱鋼結硬質合金的制備方法 |
ZL201410417193.0 |
發明專利 |
13 |
多元相增強金屬復合材料制造工藝及設備 |
ZL 200610038279.8 |
發明專利 |
14 |
微納米合金雙金屬復合材料制備工藝及設備 |
ZL 201010250661.1 |
發明專利 |
15 |
納米顆粒增強雙金屬復合材料制備工藝及設備 |
ZL 201010250665.X |
發明專利 |
16 |
高硼高鉻低碳耐磨合金鋼及其制備方法 |
ZL 200910184080.X |
發明專利 |
17 |
增強相金屬梯度復合材料制造工藝及設備 |
ZL 200710133221.6 |
發明專利 |
18 |
一種硬質合金和雙金屬復合工藝方法 |
ZL 200710133219.9 |
發明專利 |
19 |
ZL 201510764181.X |
發明專利 |
|
20 |
一種廢舊軋輥熔鑄包覆層修復工藝及設備 |
201510768859.1 |
發明專利 |
21 |
制造金屬層狀復合材料的設備 |
ZL 200720046334.8 |
實用新型 |
22 |
層狀金屬復合材料制造設備 |
ZL 200620076807.4 |
實用新型 |
23 |
一種新型輥軸鑄造成型模具 |
ZL 201520246051.2 |
實用新型 |
江蘇省科技型中小企業;
江蘇省民營科技型企業;
獲得 “鑫智力” 杯首屆江蘇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200強” 前“60強”企業;
鑄造包覆層再制造合金鑄鐵軋輥產品獲得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認定。
七、公司組織架構
三層次運行結構:總部—產業集團—專業公司
總部:提供戰略指導,考慮產業進退,支持專業企業進行業務開發,建設品牌和聲譽,資產保值增值,人力資源,財務,法律和風險控制等。
主要負責和管理七大塊工作:戰略、技術研發、主要人員任命、預算考核、現金與財務政策、內部協同與資源綜合利用、總體形象與統一品牌。
產業層面:以總部經濟為主體,沿著產業鏈投資核心價值環節,通過合作、參股、并購和塑造領先地位,增加市場份額,形成規模經濟和價值鏈效應
專業公司層面:通過系統的對標管理,以績效考核促使所有下屬公司形成成本領先優勢,提高創新能力,追求品牌領先,提高競爭和盈利能力,提高行業競爭力
主要技術人才公司自己培養,了解職工的底細,防止跳槽帶走技術資料和客戶資料。公司將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努力構建三會治理體系,將著力于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項內控管理體系,立志成為公眾公司
目前公司的組織架構如下:
現有管理團隊擁有多年從事企業管理、經營和技術研發的高級管理人員,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和管理實踐經驗。建有有效的團隊溝通與協作體系,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團隊執行力。具備良好的人才團隊資源,具有教授、博士、碩士高層次研發人員,實行崗位到人,任務到人,職責到人,層層負責,獎罰分明的責任制和業績考核制。
公司凝聚了大批高級金屬耐磨材料、金屬基復合材料、高端復合軋輥制造/再制造、冶金、鑄造、粉末冶金、機械設計、3D打印、增材制造、智能化制造等領域的技術研發和經營管理優秀人才,并與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吉林大學、東北大學、江蘇大學、江蘇科技大學、中國礦業大學、鋼鐵研究總院、廣大有色金屬研究院等科研院校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為新產品的創新研發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撐。
公司主要產品和技術為廢舊輥軸再制造、高端輥軸制造、高性能金屬基/陶瓷耐磨復合材料、高端裝備及關鍵零部件制造、高端模具智能化制造/再制造等28項高新技術。
在國內外獨家開發成功的廢舊輥軸電磁整體復合熔鑄再制造和高端輥軸制造項目是一項顛覆世界軋輥、磨輥制造/再制造技術的革命性重大創新項目。
所研發成功的逐層熔融/凝固堆積增材制造大尺寸微納米顆粒增強鋼基復合材料是工模具材料的一次革命,也是金屬復合材料生產的工藝創新。對模具材料和耐磨材料的更新換代起到引領作用。被國內硬質合金領域專家評價為:“該產品和工藝技術的研制成功,是國內外鋼結硬質合金制造工藝上的一次重大技術創新”。
公司研發成功的金屬基/陶瓷耐磨復合材料及制備技術,通過將硬質陶瓷顆粒嵌入高耐磨合金中并與基體材料復合成一體,兼有金屬和陶瓷的優點,具有高強度、高硬度、耐磨損和可塑性,真正實現了產品的低磨損,并且具有比傳統的單一相金屬材料更好的抗破損性,使用壽命提高2~4倍。被耐磨材料領域專家稱為:“該材料是繼高鉻鑄鐵之后發展起來的新一代金屬基耐磨復合材料,是本世紀最有發展前途的耐磨材料”。
公司在國內外首家研發成功了具有冶金結合界面的不銹鋼/碳鋼復合鋼筋,解決了全不銹鋼鋼筋因價格高使應用受限的弊端,滿足了建筑設計高壽命的要求,廣泛應用于高檔建筑,尤其是在大型橋梁、高架橋、港口及沿海建筑工程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與全不銹鋼鋼筋相比,有絕對的性價比優勢。實現了低成本和高性能的完美結合。
公司將石墨烯優異的力學、電學和熱學性能引入到金屬基復合材料中,將“材料之王”石墨烯與鋁合金擦出了火花,并完美結合,在全球范圍內首次成功使用工業化連鑄連軋方法批量化制備出了鋁基石墨烯復合材料,其抗拉強度提升25%~50%,使其在金屬基復合材料的設計與性能提升方面產生重大影響,為鋁基石墨烯復合材料的批量化生產,帶來更高的產能、更低的成本。這一技術上的突破和掌握,在石墨烯應用于金屬領域的發展道路上邁出了關鍵一步,點亮了石墨烯大規模產業化前行之路,將引爆石墨烯的大規模商用。將為我國電力系統建設提供全新的、革命性的導線產品選項,衍生出的新型導線品種將在節能降耗、抗重冰、大跨越等多個領域予以突破。對于電纜行業,乃至整個金屬材料應用領域而言,將帶來材料科技的重大變革。
目前這一技術還將被應用到了鎂合金、銅合金和鋼鐵材料等領域,大大提升了中國材料的綜合實力。
公司研制的多元相超強納米陶瓷鋁合金新材料,采用“原位自生技術+外加合成顆粒技術”,讓鋁里“長”出的陶瓷顆粒與外加的納米增強顆粒形成相互結合,突破了外加陶瓷鋁基復合材料塑性低、加工難等應用瓶頸。把陶瓷的屬性真正加到鋁里,生成了渾然天成的新材料“納米陶瓷鋁合金”。其性能明顯優于現在普遍用在飛機上的鋁鋰合金材料,具有高剛度、高強度、抗疲勞、低膨脹、高阻尼、耐高溫等特點,其強度和剛度可以超過“太空金屬”鈦合金,但體重卻是金屬家族中的輕量級。能滿足在航天、航空、汽車等領域大規模應用的需求,具備發展為下一代航空新材料的潛力。該技術的成功突破,不僅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制造”增添了一個新成員,還有望“四兩撥千斤”,帶動航空、汽車、高鐵領域步入更輕、更節能的新材料時代。
耐磨材料是工業的糧食。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裝備制造和冶金、采礦、建材、煤炭、電力、國防、交通、軍工等領域中的關鍵部件制造,被稱為“不朽”的行業。
21世紀是復合材料的時代。公司所研發的以節能降耗為目標的金屬基/陶瓷耐磨/耐蝕合金材料和制備技術,給耐磨材料、建筑材料行業帶來了一種新的復合型解決方案。是解決當前材料磨損、腐蝕的一項重大進步。引領了行業發展。
在高端模具智能化制造成套裝備領域,公司開發了機器人等離子(激光)金屬熔積-智能微鑄鍛銑復合加工、3D凝膠冷打印等3D打印設備和復合數控微細仿型加工設備。該成套裝備和技術開創了3D打印的新路徑,引領了增材制造行業發展。
公司以獨步全球的再制造/制造技術、3D打印智能制造、高端金屬基耐磨、耐腐蝕和戰略性新材料等技術輸出與合作作為盈利模式,通過與第三方的合作雙贏,改變世界輥軸再制造/高端制造格局。
十、行業機遇與挑戰
環境、資源、人口是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三大主要問題。進入21世紀,保護地球環境、構建循環經濟、保持社會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關心的話題。如何最有效地利用資源和最低限度地產生廢棄物,已經成為解決環境和資源問題的治本之道。
再制造是以廢舊零部件為坯料,采用先進的表面工程技術進行批量化的恢復其尺寸和性能的先進的綠色高端制造。再制造與初始制造的原料耗費量之比為1:(5~9),成本不超過原型新品的50%,節能60%,節材70%,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可降低80%以上,再制造的產品質量比原材質新品提高30~200%以上,為節省資源和環境保護提供解決方案。發展再制造產業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我國已將再制造列為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并列入《中國制造2025》發展戰略規劃。在新的政策背景下,再制造業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再制造己經成為21世紀國際社會的共識,必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的一次深刻的革命。
我國已進入工業化時代, GDP占世界第二,眾多產業居世界第一。但伴隨著經濟快速發展而來的是資源和能源的巨大消耗,環境的污染。以耐磨材料為例,目前我國每年因磨損而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000多億元,其中我國每年因磨損而消耗的輥類零部件500萬噸以上,由磨損引起的直接材料消耗和間接經濟損失是十分巨大的。
我公司集三十年研究、實踐的總結,研發出填補國內外空白的多項輥軸再制造和金屬基/陶瓷耐磨、耐蝕復合材料技術,是世界再制造和金屬基/陶瓷耐磨、耐蝕復合材料技術的集大成者。所開發的電磁整體復合熔鑄工藝和設備,不僅用于軋輥、磨輥及各種軸類再制造,而且打破了國外在高端軋輥、磨輥制造領域對我國的技術壟斷,結束了高端軋輥、磨輥國外制造技術一統我國市場的現狀,使我國擁有了完全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軋輥、磨輥制造技術和裝備。廢舊輥軸電磁整體復合熔鑄再制造和高端輥軸制造技術和產品的成功研發,將引導世界高端軋輥制造/再制造領域的技術革命。引領世界軋輥市場新理念。
耐磨材料是工業的糧食。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裝備制造和冶金、采礦、建材、煤炭、電力、國防、交通、軍工等領域中的關鍵部件制造,被稱為“不朽”的行業。
21世紀是復合材料的時代。公司所研發的以節能降耗為目標的金屬基/陶瓷耐磨/耐蝕合金材料和制備技術,給耐磨材料、建筑材料行業帶來了一種新的復合型解決方案。是解決當前材料磨損、腐蝕的一項重大進步。引領了行業發展。
作為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再制造和新材料,本項目以其獨具的技術優勢和未來發展可預見的商業體量以及項目的成長性、增長點等,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良好的投資價值和投資回報率。將會得以資本的青睞,形成并肩攜手、道同共贏之格局。
十一、六大投資亮點
投資亮點一:四大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循環經濟、新材料、高端裝備及關鍵零部件、智能化制造產業;
投資亮點二:填補國內外空白的自主知識產權,二十項國家授權發明專利;
投資亮點三:巨大的市場體量和良好的市場前景;
投資亮點四:低投資高效益的產業集群戰略布局;
投資亮點五:專業的技術研發和管理團隊,雄厚的技術儲備與續研。
投資亮點六:擁有專業的互聯網技術轉移平臺- -金屬基復合材料-輥軸制造/再制造技術與產業對接平臺。
十二、商業模式和營銷策略
公司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導向,以構建研發型總部經濟為主體,以高端技術研發、成果轉化、技術貿易及產業化推廣為公司盈利方式。以輕資產方式運營,實現低成本擴張;通過總部經濟形式進行資源整合,聯合優質資本,在世界各地本領域產業集聚地和資源、能源及市場豐富的地區以成果轉化、技術轉讓、技術服務、并購、重組、股權投資等多種形式實施產業化基地布局,建立科學、規范、規模、集約的產業化基地,形成產業集群;以領先的高附加值的技術成果,打造完備的技術解決方案,向國內外冶金、礦山、鋼鐵、建材、煤炭、化工、破碎和粉磨、模具等行業不斷的提供完備的高新技術和服務,為用戶創造價值。
公司建立了既懂技術又能靈活溝通的專業銷售團隊,并充分利用電子商務、網絡平臺、行業媒體報紙和雜志、參加展會等方式積極擴大自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并通過營銷體系、產品體系、管理體系的深入優化來提升市場競爭力。
公司擁有政策、產業、創新發展、知識產權、技術先、經營成本、市場客戶、市場策略、節約資源、節能減排優勢、差異化的服務、人力資源、管理團隊、品牌、引領中國軋輥市場等優勢。